

牙周病手術
牙周病是由積聚在牙齦(牙肉)邊緣的牙菌膜分泌毒素,令牙齒周邊組織發炎所致。
病發過程中,由於會出現牙齦萎縮,患者進食冷熱甜酸的食物及飲品時會敏感。而最嚴重的情況是牙周病會令牙齒出現鬆脫,患者咀嚼食物時會感到困難及無力,影響他們的營養攝取、健康和生活質素。

初期徵狀:牙齦紅腫及流血
由於牙菌膜積聚在牙齦邊緣及牙齒鄰面,牙菌膜內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齦,導致牙齦炎。
若果刷牙時未能徹底潔淨,未有使用牙線、牙縫刷等牙縫清潔用具,牙菌膜就會長時間粘附在牙齒或牙根表面。牙菌膜吸收唾液中的礦物質,會形成牙石。由於牙石擁有粗糙的表面,因此會令更多牙菌膜積聚在牙齦邊緣,進一步刺激牙齦,令腫脹、發炎及流血等牙周問題惡化。
初期牙周病(牙齦炎)是可以自然痊癒,只要患者每天使用牙刷、牙線及牙縫刷等口腔護理用品,徹底清除牙菌膜。
但牙石不能透過日常的口腔護理方法去除,因此需要由牙科專業人員處理。
牙周病中期(牙周炎)需接受牙根刮治
當牙齦炎惡化至牙周炎,牙齒周圍的牙槽骨便會受到影響。牙槽骨的流失導致牙齦萎縮。受影響的牙齒看起來如變長了,其實只是牙根外露所給予的錯覺。
在這個階段,牙周組織的持續發炎將逐步損害牙周膜。原本緊貼牙根表面的牙齦便會與牙根分離,形成空隙,稱為「牙周袋」。在牙周袋內,牙石和牙菌膜堆積,令牙槽骨和牙齦進一步受破壞。
如患者不能夠清潔牙周袋及牙根表面推積物,則需由牙醫進行牙根刮治手術,從而令牙周組織癒合並重新粘附在牙根表面,使牙周袋慢慢減少。
牙周病手術適合嚴重患者

嚴重牙周病/牙周炎會令支撑牙齒的骨骼及四周牙齦顯著萎縮,進一步暴露牙根。牙齒因而失去支撐,變得鬆動和出現移位,最後甚至脫落。牙周袋或常有膿液滲出,而牙瘡亦會不時出現。如果不加以治療,牙齒甚至會自行脫落。
牙周手術中,牙醫會翻開牙齦,令牙科儀器容易清刮牙根。這個手術適合治療有深長牙周袋的患者,目的是在這些有骨質缺損的深長牙周袋內清除牙石、牙菌膜及肉芽組織,從而徹底清潔牙根表面,令牙周組織再次粘合及牙周袋消失。

牙周病成因
- 牙菌膜積聚
- 吸煙
- 壓力
- 懷孕期荷爾蒙分泌改變(妊娠期牙齦炎)
- 患有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、白血病、愛滋病
- 服食某些藥物如降血壓藥、抗癲癇症藥
預防方法
- 徹底清除牙菌膜
(刷牙、使用牙線或牙縫刷等牙縫清潔用具) - 定期每6-12個月檢查口腔
- 按病況接受適切的牙科治療
- 保持身心健康
- 切勿嘗試第一口煙